泗陽縣力促公共資源交易主體規范市場行為 |
發布日期:2017-09-20 |
泗陽縣通過強力推進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進一步簡化程序,優化流程;以提高信息透明度為抓手,著力打造依法高效、陽光有序的交易市場環境,切實維護交易各方主體權益,具體做法是:一、健全交易長效機制為進一步規范市場主體公共資源交易行為,優化市場配置資源體系,強化交易過程監督管理,今年5月份,該縣出臺了《泗陽縣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法》。該《交易管理辦法》在相關法律法規框架下,對交易體制機制、交易限額標準、交易流程規范、代理執業要求、評標專家管理、違規違紀責任等作進一步明確,為規范該縣交易市場行為提供有力制度支撐。針對部分招標人為達到“意中人”順利中標目的,授意自己確定的代理機構,在招標公告、招標文件中投機取巧、量身定做相關條款。加之部分代理機構為承接代理業務,不惜使用非法手段迎合招標人等情況。該縣于5月出臺了《泗陽縣招標代理機構選定辦法》,該《辦法》規范了招標人對代理機構選定行為,同時,為依法守信代理機構承接更多代理業務提供機制保證。二、完善監管防控體系一是加強監管硬件投入。為運用科技手段維護進場項目交易公開、公平、公正,該縣加大了硬件設施投入力度。通過政府采購公開招標,添置十二電腦用于電子開標、評標;為防止交易拍賣過程存在爭議,對拍賣大廳、開標室、評標室全部列裝360度監控探頭,對開標、拍賣、評標等現場進行視音頻同步錄入,出現爭議時,可調取現場畫面進行現場復原鑒定。通過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為“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提供必要條件。二是強化開標現場核查。為防止項目經理使用偽造的假身份證參與現場開標,該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所有全程電子化開標室安裝二代身份證讀卡器系統。使用二代身份證讀卡器系統,可以準確了解項目經理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照片、有效期等。通過讀卡器的使用,發現一企業投標負責人涉嫌使用假身份證參與開標,事情查實后,該中心對該企業進行不良行為上網公示,并將其投標保證金6萬元不予退還。此舉得到交易各方主體的一致好評,切實維護了交易市場行為公正性、嚴肅性和合法性。三是層層落實監管責任。該縣實施場內“三級監督”管理體系,即:無論是開標或評標,該中心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對現場均進行不定時巡查,法規科人員全程跟蹤督查,開評標部人員輪流定崗監督,確保場內監督不留死角。三、全程推行線上交易2014年7月,該中心針對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在全省縣區率先推行全程電子化。按省市要求,2017年底前,全省建成統一“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對所有進場項目實行電子化交易全覆蓋。該中心在電子化平臺建設過程中,為體現節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交易系統硬件設施,并將其進一步完善。目前,該縣除交通項目電子化系統尚不完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交通局正在溝通對接),暫未上線運行外,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水利、監理、政府采購等項目均已納入新系統穩定上線運行。該中心已逐步消除電子招標與紙質招標并存的“雙軌制”現象,真正實現網上公告、網上報名、網上支付、網上下載、網上答疑、網上投標、網上開標、網上資審、網上評標、網上定標、電子簽章、網上簽約、電子監察等,全流程在線完成。通過實施“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將交易活動置于公開、 透明、規范的環境中,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證了交易活動公平、公正、公開、高效運行。四、努力營造誠信環境該縣在強化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監管的同時,注重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積極營造公共資源交易市場誠信環境,形成了“守信得益,失信受懲、無信獲憂”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氛圍。一是出臺系列制度。出臺了《泗陽縣政府投資工程投標單位資信等級考評暫行辦法》、《泗陽縣政府采購供應商誠信管理考評暫行辦法》、《泗陽縣招標代理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良行為記分標準》,通過制度進一步規范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市場主體以及從業人員行為。二是建立信用檔案。該中心定期采集投標單位、供應商業績并予以公示。開展標前、標中、標后綜合監管,實行一標一考核,一標一建檔制度。及時與行業主管部門、經信部門進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向社會公開市場主體誠信情況,實現誠信信息互通共享,信用成果綜合運用。 三是明確獎懲機制。該中心對公共資源交易主體誠信記錄統計匯總,并將結果予以公告。推行“三合一”評標機制,對誠信單位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在評標細則中明確規定納入業績加分項,提高投標單位、供應商等市場主體爭當誠信單位的積極性。對達不到考核要求的列入市場準入限制名單,并予以公開曝光,直至清出泗陽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今年以來共記錄不良行為9起,并列入不良行為予以上網公示。 來源:泗陽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田 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