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高效!陽江10個部門聯合“把控”招投標業務 |
發布日期:2017-08-23 |
陽江日報訊(見習記者/林曉瓊)昨日上午,在陽江市政務服務中心,來自陽春的劉小姐往公共資源中心辦事窗口遞交了一份關于政府采購招投標的資料。按照以往,窗口工作人員會將這份文件移送到政府采購部,由該部門工作人員全程跟進這個項目。然而,現在窗口工作人員在接收到這份文件之后,卻將其移送至招標部,隨后這份文件將陸續經過法律事務部、交易部、見證部、評標專家部等10個部門19個環節,最終歸檔。由于業務辦理歷經多個部門和環節,實現全項目、全流程、全崗位的節點化控制,招投標廉政風險防控力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這一變化,源于今年6月份,陽江市積極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改革。這一改革將以往的按照業務分工,改為按照流程安排崗位、配置資源,讓招投標業務變得陽光高效。 改按業務分工為按流程排崗 順著電梯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三樓,目光穿過群眾休息區,看到的是一塊碩大的監控顯示屏,視頻里顯示的是該樓層3個開標室的運作情況。顯示屏后方,左邊的是電子見證室,右邊的是全封閉的評標區。評標專家必須通過閘機、金屬檢測儀、刷身份證等多個流程,方能進入最終的專家評標室。該區域配備有評標專家就餐區、衛生間等,評標的時候,專家們只能在該區域行動,而招標單位、招標代理、行業監督部門、交易中心等人員,則只能在電子見證室,通過視頻進行直播方式實現評標全過程的見證、監督。 當前,陽江市已完成對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場地改造,并根據功能要求,把交易場所劃分為信息發布區、集中辦事窗口區、開標區、評標區、業務洽談區等多功能區域,真正做到開標區半封閉和評標區全封閉。 辦公場所改造,源于陽江市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改革的需要。今年6月份場所改造完成后,陽江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按照項目受理、編制和審核交易文件、場所安排、發布招投標文件、專家抽取和簽到、開評標見證、中標結果公示,發放中標通知書、退回投標保證金等交易環節,重新設置10個業務部門,同時,在原來的招標和業務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建設11套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系統,實現交易業務流程信息化管理可查可溯,改變之前因一個業務部門全程辦理交易業務的所有環節而容易出現廉政風險的情況。 19個流程把控廉政風險 從去年9月份起,陽江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評標定標辦法由“低價評標法”改為“合理低價法”,政策的改變,導致參與招投標的企業大幅增多。“以前一個項目大約收到40份投標文件,現在一個項目能收到200多份投標文件。”參與的企業多了起來,按照慣例,防控風險的難度也會大幅增加。然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莫建軍卻不這么認為。“以前辦理一個交易項目由一個部門全部完成,現在是歷經10個部門,19個流程,雖然投標文件增多,但流程分段操作,相互把關,相互制約,瓦解風險,出現廉政風險的幾率卻大大減小。” 在來自廣州的招標代理李先生看來,陽江市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改革,不僅減少了政府部門的風險防控成本,對于招標代理和參與招投標的企業來講,也大有益處,可謂是“三贏”的局面。 李先生說,陽江市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改革和交易場所改造以前,在組織評標環節,招標代理可在現場有機會跟評標專家接觸,所以個別人會將希望寄托在招標代理身上。改革之后,因為交易場所和辦事流程規范,招投標業務辦理變得更加公開透明,參與招投標的企業也不用再為找一個心儀的代理機構費盡心思。 莫建軍透露,陽江市還計劃在原網上電子招標系統上,增加網上遠程異地評標功能,推行遠程異地評標,防止圍標、串標行為,提高評標工作效率,降低招投標成本。 來源:陽江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