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電子招投標讓企業省事又省錢 可減少串標、圍標等貓膩 |
發布日期:2014-01-07 |
一次投標要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跑好幾趟;一大摞的招標書要買,要打印,開標前還要抱來一大摞投標書;還要時刻擔心其他競標人有沒有在搞貓膩……這些場景對于以前參與過招投標的人來說并不陌生。
不過,這種狀況正在得到改善。記者從金華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了解到,2013年10月,招投標網上交易系統在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始試運行。工程項目建設、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和其他公共資源交易的招投標所有流程都將在網上完成。
截至去年底,市區共有32個建設工程施工項目全過程應用網上交易系統實施招投標。從運行的情況來看,系統性能穩定,安全性、保密性、便捷性得到充分驗證。系統的運用可降低招標人和投標人信息外泄,從而減少串標、圍標等違法行為發生。
招投標中玩貓膩難了
傳統招投標采用現場報名方式,招投標雙方輕易就能掌握投標人信息,然后玩貓膩。最常見的貓膩是串標和圍標。這兩種方式會導致招投標結果不公正,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投標單位的信息被輕易獲取。
電子招投標改變了傳統的投標報名方式,投標人在網上報名,很難知道還有哪家公司參與競爭。投標人一旦報名后信息就會上鎖,直到開標前一小時才解鎖,招標方也無法得知哪些單位在競標,做小動作的難度大大增加。
除了難搞小動作,通過電子招投標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廣域性,向最廣泛的潛在投標方傳遞招標信息,吸引更多的投標人來競標,更大程度地保證了過程的公正性。
在評審專家的抽取方面,電子招投標系統可以從省專家庫里隨機抽取專家,僅金華區域內的專家就有700多名。專家進入交易中心評標室后,要把手機等通訊工具上交,盡可能地杜絕與外界聯系,評標室內還設有監控系統。
2013年5月,國家八部委聯合制定的《電子招標投標辦法》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電子招投標時代真正到來。加快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化建設,逐步逐項實現評標電子化、招標投標電子化及全程網上招投標已成為當前公共資源交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金華市屬于全省地市中較早應用這一系統的。
說起電子招投標的好處,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潘瀛洲深有體會。他說,招投標網上交易系統能很好地把制度設計、計算機智能及網絡信息傳輸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確保了招投標全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為操控和貪腐現象發生,是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構建懲防體系的最有效武器。
同時,這一系統把網絡信息傳輸的安全保密性、公開廣域性、即時便捷性充分地發揮出來,能有效解決傳統招投標模式中規范與效率之間的突出矛盾,更好地理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以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在新的層面上推動資源配置市場化、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企業感覺省事省錢
“作為經常投標的建筑企業,我們最希望的就是招投標環節公平公正,讓企業把精力都放在開拓市場上,而不是放在搞小動作上?!闭憬阍浇ㄔO工程有限公司經營科科長劉霞說,招投標網上交易系統運用后,投標報名可以網上完成,“參與投標多年,相對來說,這是目前我看到過的最公平的辦法”。
劉霞為招投標網上交易系統叫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投標省事省錢。
傳統的項目招投標流程繁瑣,包括投標報名、買招標文件、招標質疑、招標答疑、制作投標文件、參加投標、開標和領取中標通知書等。這些環節中,有很多地方都要派人去現場。每次去一般都要耗上半天甚至一整天。劉霞說,現在很多環節都在網上進行,單位可以省下不少人力和費用。
以前,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相當于一個管家,任何一個項目都需要深度參與,解決了這個問題又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往往忙得夠嗆?,F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相當于一個監管者,把平臺搭建好,讓交易雙方順利完成交易就行。
具體來說,投標人可以在網上報名,繳納席位費等費用,可以在網上下載招標材料,選擇性地打印,可以在網上提出疑問,并且在網上獲知答疑。投標材料也可以只打印兩份,因為可以電子文檔為主,而不像以前那樣動輒要六七份。一份投標材料一般要100多頁,多的話上萬頁。投標方案要求細致到每塊磚、每袋水泥的價格,方案全部打印出來后有厚厚一大摞,投標人常常要推著小推車來參與競標。
“我們在市區一年要投大大小小200個標左右,現在一個標可以節省1000多元費用,一年下來也是個不小的數字。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公司的人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增加了更多的交易機會?!眲⑾颊f。
據潘瀛洲介紹,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對招投標網上交易系統的功能加以完善和擴展,條件成熟后在各縣(市)推廣和應用,更好地為金華市“趕超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源自:浙商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