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招標”社會組織服務殘障人士 |
發布日期:2014-04-25 |
為推動公共服務的系統化,今年開始,成華區雙橋街道推行社區公共服務項目化運作、招投標式管理。“這不僅是進一步系統梳理轄區內群眾所需公共服務以便有計劃實施的必要,也是想通過競爭性方式為社區爭取到既充分節約成本,又更加實惠的公共服務。”雙橋街道辦副主任薛勇介紹。據悉,這也是成都市首次嘗試以招投標方式進行社區公共服務管理。
上門詢問殘疾人需求招標社會組織為殘障人士服務
“最近街道的工作人員在做調查,親自到我家來問我的需求,讓我很感動。”家住雙林中橫路社區的吳大爺患有視力殘障,多年來靠聽新聞來獲取最新的信息。在本次街道的走訪調查中,他將自己希望能有志愿者定期為自己“讀報”的需求做了呈報,“我希望能有專業的社會組織,能幫助到我們這類人士。”
據了解,雙橋街道轄區內,殘障人士數量較多,所需社會公共服務較為迫切,“轄區內殘疾人數量占成華區的六分之一,達1200多人;老齡化率高達http://www.yzczb.com%,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http://www.yzczb.com萬多人。”雙橋街道社會組織培育孵化項目辦的工作人員金娜表示,作為成都市為數不多以純居住功能為主的雙橋子街道,下轄4個社區,158個院落中90%以上是老舊院落,“群眾在基礎公共服務上的需求不僅量大而且非常急迫。本次招標,主要項目是為殘障人士服務,也是今后招標其他項目社會服務的一次試水”。
為了精確轄區內殘障人士的新需求,在問需為民、問需服務的基礎上,雙橋街道辦近日對轄區精神、肢體、視力等類共558名殘疾人進行入戶問卷調查。在梳理出服務項目后,通過雙橋子街道門戶網站、成都市政府網站等政府信息發放邀請社會組織參與2014年雙橋轄區殘疾人服務項目的公告。通過資格審查后,15家在成都市民政局注冊的社會組織向雙橋子街道樞紐型社會組織遞交了參與雙橋轄區殘疾人服務項目申請書。
街道引入社會公共服務社區做不完善的社會組織來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區居民對于街道及社區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特別是近年來,新樓盤的不斷出現,呈現了新舊小區共存的現狀。社會組織的加入,能幫助社區服務站、社會工作者和社區社會組織之間,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共同解決居民訴求,開展社區建設。
“隨著社會發展,街道辦事處以及轄區社區的工作頭緒越來越多,很多事我們做不到,不如交給社會組織來做。”金娜表示,本次招標結果會綜合轄區居民的具體需求,最終選擇一家最適合本轄區的社會組織為居民服務。同時,薛勇也強調,“街道引入社會公共服務,本身就是引入市場機制,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
本次公開招標,在成都市義工聯理事長蘇世杰看來,社區項目雖然不一定有好大,但這樣公開面向社會的嘗試開了一個好頭。“既為社區與社會組織之間的協作提供了有效平臺,同時社會組織直接參與社區項目競標更加具體和精準,也將有效杜絕打包投放項目情況下分包和轉包的可能性。”同時,蘇世杰建議,“社區應與相關職能部門、學術機構開展合作,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項目評審機制、監督管理機制。這樣,‘招投標’的嘗試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