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運行透明 政府采購才能“陽光” |
發布日期:2014-05-28 |
政察
互聯網對社會產生何種影響一直是這個時代的焦點問題之一。我們已經看到互聯網對于媒體行業的顛覆性改造、對于傳統零售業的顛覆,以及對金融業的猛烈沖擊。同樣,互聯網在權力監督,輿論拓展方面也功勛卓著,不過多數時候被監督的權力是以對抗的姿態出現的。而在改革的動機下,某些決策者也漸漸意識到了互聯網開放、透明的好處,從而加以利用。就深圳來說,最新的例證是羅湖區政府采購試水“網上商城”。
長期以來政府采購是一個難以監督的灰色地帶,原因很簡單,采購員花的是國家的錢,不會心疼,有的還期待與供貨商勾結以獲取回扣,采購的物品價格高、質量差、耗時長。即便是后來采取了政府采購競價的模式,其價格的合理性、過程的透明度仍然難以得到保證,監督這種招投標活動是個專業活,一般市民搞不懂。
羅湖區將這些采購活動搬到了網上,通過一個統一政府采購網上商城運作,這有多大不同呢?筆者以為最大的不同是公開透明性。根據報道,羅湖區政府采購網上商城的供應商包括3家電商平臺———易迅、美國史泰博百貨公司、蘇寧云商以及10家大型實體店。政府采購時可以貨比三家,并且市民可以查詢到每一筆采購交易的詳細信息。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圈子,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進入,更別說政府網絡采購的記錄了。不像以往的線下競標,那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若非參與進去,你得不到核心信息,了解不到核心交易。這種區別具有根本意義,民眾對權力監督的困難除了權力的抗拒,也受限于監督的成本、監督的專業性,網上商城采購解決了這一難題,會上網就會監督。
羅湖區如此高調地擁抱互聯網的開放透明,市民也不妨高調地看著。這個政府采購網上商城具體怎么運作,是否公布每一筆采購的詳細信息,包括采購單位、用途、數量、價格……而一年的數據匯總下來,羅湖區政府的運作也就多少可以被了解。就像家長年末做賬目總結,過去一年花了多少錢,花的效果如何,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有沒有浪費等應該作為下一年的財政預算的基礎,從而推動羅湖區政府財政開支細化到具體項目的公開透明化。如此,“羅湖區政府采購網上商城”的貢獻就更大,這也應該是決策者期待的吧。
技術性的問題是,政府采購的規模比較龐大,按照一般的市場邏輯,量大的話商家一般會給予特別優惠,這一特點在競標這一形式的采購中能得到很好發揮,從而替納稅人省下不少的錢。而政府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去網上商城購物,即便貨比三家,價格也未必令納稅人滿意。這恐怕還要創新采購形式,既讓交易過程公開透明開放,又能拿到更優惠的價格。
而一些銳意改革的領導者不妨像羅湖區一樣,有意圖地將互聯網引入到政府運作當中,借助其開放、公開、透明的特點,讓權力運行曝曬在互聯網的陽光之下。
來源:南方都市報
|
|